伊人久久亚洲影院_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_天天操天天色综合_色综合视频网站

湖南省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湖南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

2023年3月23日

2022年,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和疫情汛情旱情疊加影響,全省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堅持“穩進高新”工作思路,全力抓好“兩個統籌”,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主要經濟指標難中有進、穩中向好,為中國式現代化新湖南建設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一、綜??? 合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48670.4億元,比上年增長4.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602.7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9182.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4885.1億元,增長3.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3598元,增長4.8%。

三次產業結構為9.5:39.4:51.1。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0.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7%,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4.4%;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7.5%,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5%。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2%、51.3%和40.5%。其中,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2.6%,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3.4%。

分區域看,長株潭地區[3]生產總值20280.5億元,比上年增長4.5%;湘南地區生產總值9480.5億元,增長5.3%;大湘西地區生產總值7816.2億元,增長4.2%;洞庭湖地區生產總值11093.2億元,增長4.9%。

二、農??? 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160.1億元,比上年增長3.8%。糧食種植面積4765.5千公頃,增加7.2千公頃,增長0.2%。其中,夏糧面積112.6千公頃,減少1.2千公頃,下降1.1%;早稻面積1212.8千公頃,減少6.8千公頃,下降0.6%;秋糧面積3440.1千公頃,增加15.2千公頃,增長0.4%。秋糧面積中,中稻及一季晚稻面積1481.9千公頃,增加2.7千公頃,增長0.2%;雙季晚稻面積1273.0千公頃,增加0.7千公頃,增長0.1%。全年糧食產量3018.0萬噸,減少56.3萬噸,減產1.8%。其中,夏糧產量45.6萬噸,增加0.5萬噸,增產1.0%;早稻產量741.3萬噸,減少2.5萬噸,減產0.3%;秋糧產量2231.1萬噸,減少54.3萬噸,減產2.4%。

全年棉花種植面積64.6千公頃,比上年增長7.4%;糖料種植面積7.6千公頃,增長0.4%;油料種植面積1518.2千公頃,增長2.6%。棉花產量8.2萬噸,增產2.3%;油料277.0萬噸,增產5.3%;烤煙19.5萬噸,增產5.8%;茶葉26.5萬噸,增產2.6%。

全年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577.3萬噸,比上年增長3.1%。其中,豬肉產量457.9萬噸,增長3.3%;牛肉產量21.6萬噸,增長1.4%;羊肉產量18.2萬噸,增長4.0%;禽肉產量79.6萬噸,增長2.3%。年末生豬存欄4116.2萬頭,比上年末下降2.0%,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69.6萬頭,增長0.4%;牛存欄441.8萬頭,增長1.5%;羊存欄801.4萬只,增長3.4%;家禽存籠36332.4萬羽,下降3.0%。全年生豬出欄6248.2萬頭,比上年增長2.1%;牛出欄183.1萬頭,增長1.3%;羊出欄1101.4萬只,增長3.5%;家禽出籠55213.2萬羽,增長2.2%。禽蛋產量117.5萬噸,下降0.3%;牛奶產量7.2萬噸,增長26.3%;水產品產量272.6萬噸,增長2.4%。

全年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32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460萬畝。開工各類水利建設項目2619個,投入資金566.0億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2.4億立方米。提質改造農村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6995.7公里。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6778.0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1.5%。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2%。其中,民營企業增加值增長7.5%,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69.8%。高技術制造業[4]增加值增長18.0%,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3.9%,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5]增加值增長9.9%,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1.7%。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長8.0%,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72.5%,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6.6%,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0.2%。分區域看,長株潭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1%,湘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大湘西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洞庭湖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的主要產品產量中,大米1850.9萬噸,比上年下降1.9%;飼料2260.6萬噸,增長6.7%;原油加工量828.3萬噸,增長2.4%;水泥9944.4萬噸,下降6.3%;鋼材3038.3萬噸,增長1.9%;十種有色金屬232.3萬噸,下降3.7%;混凝土機械3.0萬臺,下降24.5%;汽車91.6萬輛,增長38.2%;發電量1659.0億千瓦時,下降0.6%。

表1? 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6]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比上年增長(%

萬噸

799.6

11.4

萬噸

335.1

0.7

萬噸

1850.9

-1.9

萬噸

2260.6

6.7

精制食用植物油

萬噸

237.0

-14.8

億支

1657.7

0.8

機制紙及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

萬噸

368.5

4.9

原油加工量

萬噸

828.3

2.4

酸(折100%

萬噸

219.5

17.0

堿(折100%

萬噸

65.6

5.7

合成氨(無水氨)

萬噸

65.7

10.4

肥(折100%

萬噸

76.3

12.5

萬噸

9944.4

-6.3

平板玻璃

萬重量箱

5054.1

17.6

萬噸

2179.6

0.1

萬噸

3038.3

1.9

十種有色金屬

萬噸

232.3

-3.7

銀(銀錠)

7599.8

31.1

起重機

萬噸

134.7

-48.9

混凝土機械

萬臺

3.0

-24.5

建筑工程用機械

萬臺

14.5

-4.3

萬輛

91.6

38.2

其中:基本型乘用車(轎車)

萬輛

54.1

31.9

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

萬輛

31.3

58.8

新能源汽車

萬輛

47.4

198.8

城市軌道車輛

1021

-37.4

發電機組(發電設備)

萬千瓦

1461.5

52.1

交流電動機

萬千瓦

2242.2

3.3

變壓器

萬千伏安

15748.5

8.3

發電量

億千瓦時

1659.0

-0.6

其中:火電

億千瓦時

1018.5

-0.1

水電

億千瓦時

452.5

-7.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2310.1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132.6億元,增長19.4%;集體企業4.8億元,增長63.7%;股份合作制企業0.4億元,增長62.5%;股份制企業1953.3億元,增長11.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47.8億元,增長8.8%;其他內資企業71.3億元,增長10.1%。利潤總額居前五位的大類行業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217.9億元,增長24.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207.9億元,增長28.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201.8億元,下降15.6%;煙草制品業132.1億元,增長33.2%;專用設備制造業127.9億元,下降14.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26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85%。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1.4%。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4174.9億元,比上年增長5.1%。資質以上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利潤總額332.7億元,下降7.8%。房屋建筑施工面積76160.1萬平方米,下降0.3%。房屋建筑竣工面積23988.5萬平方米,下降0.2%。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4787.1億元,比上年增長1.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696.9億元,增長0.6%;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951.5億元,增長2.2%;金融業增加值2421.5億元,增長6.2%;房地產業增加值2822.0億元,下降3.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153.8億元,增長15.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1597.4億元,增長4.9%。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7.8%,利潤總額增長7.5%。

全年客貨運輸換算周轉量3511.6億噸公里,比上年下降2.7%。貨物運輸周轉量2950.5億噸公里,增長1.2%。其中,鐵路周轉量1015.6億噸公里,增長2.9%;公路周轉量1465.0億噸公里,增長0.3%。旅客運輸周轉量781.0億人公里,下降22.9%。其中,鐵路周轉量538.7億人公里,下降18.5%;公路周轉量146.6億人公里,下降25.0%;民航周轉量93.9億人公里,下降39.7%。

年末公路通車里程24.24萬公里,比上年末增長0.2%。其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7330公里,增加247公里。鐵路營業里程6078公里,增長2.9%。其中,高速鐵路2408公里,增加159公里。民用汽車保有量1106.4萬輛,增長6.9%。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030.8萬輛,增長7.0%。民用轎車保有量610.0萬輛,增長7.5%。

表2? 2022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客貨運輸總量及其增長速度

計量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貨物運輸總量

萬噸

214266.0

-5.0

其中:鐵路

萬噸

4826.7

1.2

公路

萬噸

186123.4

-6.2

水運

萬噸

22301.1

4.8

民航

萬噸

8.0

-29.0

管道

萬噸

1006.8

-2.9

旅客運輸總量

萬人

38914.9

-24.9

其中:鐵路

萬人

9779.4

-24.0

公路

萬人

27641.0

-25.4

水運

萬人

823.1

7.7

民航

萬人

671.4

-41.7

全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8]328.2億元,比上年增長10.9%;電信業務總量[9]666.9億元,增長26.9%。年末固定電話用戶548.7萬戶,比上年末下降3.5%;移動電話用戶7180.6萬戶,增長3.4%。年末互聯網寬帶用戶2475.1萬戶,增長6.5%。

全年國內游客4.3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入境游客7.7萬人次,增長10.6%。旅游總收入6488.0億元,下降0.9%。其中,國內旅游收入6486.4億元,下降0.9%;國際旅游收入0.2億美元,增長21.8%。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6.6%。其中,民間投資增長8.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投資下降7.9%,非國有投資增長11.2%。分投資方向看,民生工程投資增長3.2%,生態環境投資增長1.9%,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0%,高技術產業投資[10]增長22.4%,工業技改投資增長4.6%。分區域看,長株潭地區投資增長1.7%,湘南地區投資增長10.8%,大湘西地區投資增長7.8%,洞庭湖地區投資增長9.1%。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5180.3億元,比上年下降4.6%。其中,住宅投資4053.0億元,下降2.7%。商品房銷售面積6792.9萬平方米,下降26.1%。其中,住宅銷售面積6085.4萬平方米,下降26.8%。商品房銷售額4312.3億元,下降28.6%。其中,住宅銷售額3800.1億元,下降29.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221.3萬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75.0萬平方米,增長6.5%。

表3? 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比上年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

6.6

第一產業

-20.5

第二產業

14.4

其中:采礦業

32.1

制造業

14.6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10.2

建筑業

-44.6

第三產業

3.1

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5.9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29.0

批發和零售業

21.6

住宿和餐飲業

-11.1

金融業

-42.4

房地產業

-6.8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2.0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35.4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

-3.4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47.0

教育

4.6

衛生和社會工作

28.4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9.7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39.8

六、國內貿易和物價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050.7億元,比上年增長2.4%。分經營地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6466.4億元,增長2.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584.3億元,增長2.8%。分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額16758.0億元,增長2.6%;餐飲收入額2292.6億元,增長1.0%。分區域看,長株潭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04.7億元,增長2.4%;湘南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68.3億元,增長2.7%;大湘西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06.0億元,增長2.0%;洞庭湖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71.7億元,增長2.6%。

表4? 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零售額(億元)

比上年增長(%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9050.7

2.4

按經營地分

其中:城鎮

16466.4

2.4

鄉村

2584.3

2.8

限額以上法人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

6336.2

8.8

其中:糧油、食品類

876.1

13.5

飲料類

125.6

9.0

煙酒類

148.2

13.3

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

344.8

-1.5

化妝品類

76.5

-20.9

金銀珠寶類

81.3

4.2

日用品類

211.2

6.4

五金、電料類

47.4

-4.0

體育、娛樂用品類

20.7

7.9

書報雜志類

85.0

18.3

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類

1.9

-1.5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

318.8

-4.9

中西藥品類

358.9

15.4

文化辦公用品類

143.5

50.8

家具類

48.4

4.6

通訊器材類

63.1

15.8

石油及制品類

1297.4

15.7

建筑及裝潢材料類

100.8

4.9

機電產品及設備類

44.2

20.1

汽車類

1813.3

5.9

全年限額以上法人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6336.2億元,比上年增長8.8%。分商品類別看,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3.5%,化妝品類下降20.9%,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4.9%,中西藥品類增長15.4%,通訊器材類增長15.8%,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5.7%,汽車類增長5.9%。綠色智能商品中,可穿戴智能設備零售額增長7.9%,新能源汽車增長134.1%。

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116.7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1%。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8%。其中,城市上漲1.7%,農村上漲1.9%。商品零售價格上漲3.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2.0%,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4.8%。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3.6%。

表5? 2022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指標

漲跌幅度(%

按城鄉分

城市

農村

居民消費價格

1.8

1.7

1.9

其中:食品煙酒

1.4

1.4

1.4

衣著

1.3

1.3

1.3

居住

0.7

0.5

1.2

生活用品及服務

1.2

1.3

1.0

交通和通信

6.3

6.7

5.4

教育文化及娛樂

0.9

0.8

1.3

醫療保健

1.0

0.5

1.9

其他用品和服務

1.6

1.5

2.2

七、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11]7058.2億元,比上年增長20.2%。其中,出口5154.5億元,增長25.3%;進口1903.6億元,增長8.3%。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4531.6億元,增長30.5%;加工貿易出口385.7億元,下降3.4%。重點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2123.7億元,增長18.3%;高新技術產品559.2億元,增長12.2%。分產銷國別(地區)看,出口美國725.4億元,增長2.8%;出口中國香港529.3億元,增長2.6%;出口歐盟[12]503.8億元,增長7.8%;出口東盟1163.8億元,增長68.5%;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121.1億元,增長52.5%;出口RCEP其他成員國1597.6億元,增長49.0%。

表6? 2022年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絕對數(億元)

比上年增長(%

進出口總額

7058.2

20.2

出口額

5154.5

25.3

按貿易方式分

其中:一般貿易

4531.6

30.5

加工貿易

385.7

-3.4

按重點商品分

其中:機電產品

2123.7

18.3

高新技術產品

559.2

12.2

農產品

179.6

19.1

進口額

1903.6

8.3

按貿易方式分

其中:一般貿易

1270.5

8.2

加工貿易

284.4

-8.9

按重點商品分

其中:機電產品

601.5

5.5

高新技術產品

447.7

6.7

農產品

303

6.0

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35.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6.1%。其中,第一產業0.2億美元,下降41.8%;第二產業11.7億美元,增長214.8%;第三產業23.4億美元,增長16.0%。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家。實際到位境內省外資金12929.8億元,增長14.6%。其中,第一產業675.4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6959.6億元,增長29.9%;第三產業5294.8億元,增長0.4%。引進簽約2億元(外資3000萬美元)以上重大項目1515個。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金額24.8億美元,完成營業額17.6億美元;派出各類勞務人員0.5萬人。對外直接投資新增中方合同額26.8億美元,增長226.4%。對外直接投資實際投資額19.1億美元,增長14.8%。

八、財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01.8億元,比上年下降4.6%(扣除退減緩稅等因素后同口徑增長6.6%)。其中,稅收收入2004.5億元,下降10.8%;非稅收入1097.3億元,增長9.2%。稅收收入中,國內增值稅541.5億元,下降31.0%;企業所得稅234.3億元,下降13.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9005.3億元,增長8.2%。其中,教育支出1502.5億元,增長9.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42.0億元,增長9.9%;衛生健康支出821.8億元,增長11.1%;科學技術支出279.9億元,增長28.8%;住房保障支出223.4億元,增長0.5%。

表7? 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及其增長速度

絕對數(億元)

比上年增長(%

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3101.8

-4.6

其中:稅收收入

2004.5

-10.8

國內增值稅

541.5

-31.0

企業所得稅

234.3

-13.6

非稅收入

1097.3

9.2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9005.3

8.2

其中:一般公共服務

841.8

2.6

教育

1502.5

9.4

科學技術

279.9

28.8

文化體育與傳媒

136.9

1.4

社會保障和就業

1442.0

9.9

衛生健康支出

821.8

11.1

節能環保

157.4

-19.1

城鄉社區

1016.9

15.9

農林水

992.9

4.6

住房保障

223.4

0.5

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70141.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5%。其中,住戶存款余額41313.9億元,增長16.3%;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14174.7億元,增長2.6%。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2351.5億元,增長11.7%。其中,住戶貸款余額21576.2億元,增長3.8%;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40498.9億元,增長15.9%。

表8? 2022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及其新增額

年末余額

(億元)

比年初新增額

(億元)

各項存款

70141.9

7250.8

其中:境內存款

70096.7

7299.7

#?住戶存款

41313.9

5782.5

活期存款

12714.4

1064

定期及其他存款

28599.5

4718.4

非金融企業存款

14174.7

357.8

活期存款

6046.0

-537.1

定期及其他存款

8128.7

894.9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

3595.1

523.3

境外存款

45.2

-48.9

各項貸款

62351.5

6506.5

其中:境內貸款

62238.9

6471.4

#?住戶貸款

21576.2

799.7

短期貸款

5595.1

405.5

中長期貸款

15981.0

394.2

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

40498.9

5554.4

短期貸款

7537.8

956.8

中長期貸款

29805.1

3596.3

境外貸款

112.6

35.1

年末全省境內上市公司138家,全年直接融資總額3678.9億元,比上年下降17.0%。年末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15851.8億元,比上年末下降20.5%。年末證券公司營業部434家,減少5家;全年證券交易額119791.1億元,下降1.6%。年末轄區共有期貨公司2家,與上年末持平;全年成交金額55746.5億元,下降21.9%。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613.7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壽險保費收入817.8億元,增長9.3%;健康險保費收入328.5億元,增長0.07%;人身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37.4億元,下降8.2%;財產險保費收入430.1億元,增長9.9%。原保險賠付支出580.8億元,增長9.8%。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有普通高校116所。研究生教育畢業生2.9萬人,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44.9萬人,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22.7萬人,普通高中畢業生42.5萬人,初中畢業生84.7萬人,普通小學畢業生90.3萬人。在園幼兒216.0萬人,比上年下降5.8%。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3]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14]94.47%。各類民辦學校10498所,在校學生238.0萬人。發放高校國家獎學金、助學金(本專科生)13.8億元,資助高校學生(本專科生)72.9萬人次。發放中職國家助學金5.1億元,資助中職學生51.4萬人次。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105.5億元,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5.4億元。

表9? 2022年各級學校招生、在校及畢業生人數及其增長速度

招生人數

在校(學)人數

畢業人數

絕對數

比上年

絕對數

比上年

絕對數

比上年

(萬人)

增長(%

(萬人)

增長(%

(萬人)

增長(%

研究生教育

3.9

6.3

11.8

6.5

2.9

7.2

普通高等教育

55.2

11.8

168.5

5.6

44.9

14.0

成人高等教育

32.6

10.5

67.3

10.2

26.2

17.9

中等職業教育

26.1

-7.7

74.6

-0.04

22.7

10.0

普通高中

50.4

4.9

142.2

5.0

42.5

7.9

初中

91.1

1.6

263.7

2.5

84.7

0.8

普通小學

82.1

-2.3

523.1

-1.3

90.3

1.8

特殊教育

0.7

-11.0

5.4

-0.6

0.8

7.9

年末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12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354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42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68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2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37個。全年簽訂技術合同45780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544.6億元。登記科技成果1086項。專利授權量92916件,比上年下降6.1%。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20423件,增長23.3%。工礦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專利授權量分別為60706件、12763件和836件。

年末有檢驗檢測機構2135個。其中,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25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104個。特種設備生產單位2005家,特種設備49.3萬臺。重點工業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87.3%。參與制定國際標準6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224項,組織制定地方標準284項。公開出版地圖3219幅,天地圖用戶訪問量73.9萬次,提供地理空間數據成果73萬幅。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有藝術表演團體675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46個,公共圖書館144個,博物館、紀念館162個。廣播電視臺(播出機構)108座。有線電視用戶585萬戶。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42%,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76%。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137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410個。出版圖書11608種、期刊253種、報紙44種,圖書、期刊、報紙出版總印數分別為5.5億冊、0.9億冊和6.2億份。

年末有衛生機構55329個。其中,醫院1733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37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70個,鄉鎮衛生院208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987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12726個,村衛生室36128個。衛生技術人員51.7萬人,比上年增長2.1%。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9.7萬人,注冊護士24.4萬人。醫院擁有床位39.9萬張,增長2.4%;鄉鎮衛生院擁有床位10.9萬張,增長2.6%。

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2550.1萬人,開展全民健身項目1178項次。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100個。全年獲得43個全國冠軍。體育場地173677個。其中,體育館287座,運動場7293個,游泳池1200個,各種訓練房7666個。

十一、人口、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660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983萬人,城鎮化率60.31%,比上年末提高0.6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41.2萬人,出生率6.23‰;死亡人口56.5萬人,死亡率8.54‰;人口自然增長率-2.31‰。0-15歲(含不滿16周歲)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19.52%,下降0.67個百分點;16-59歲(含不滿60周歲)人口比重為59.65%,下降0.38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20.84%,提高1.05個百分點。

表10? 2022年末常住人口數及構成

年末數(萬人)

比重(%

常住人口

6604

100

其中:城鎮

3983

60.31

鄉村

2621

39.69

其中:男性

3380

51.18

女性

3224

48.82

其中:0-15歲(含不滿16周歲)[15]

1289

19.52

16-59歲(含不滿60周歲)

3939

59.65

60歲及以上

1376

20.84

其中:65歲及以上

1065

16.13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36元,比上年增長6.4%;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7400元,增長6.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01元,增長5.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42432元,增長5.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46元,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7583元,增長6.6%。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45縮小為2.42。分區域看,長株潭地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02元,增長5.9%;湘南地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00元,增長6.6%;大湘西地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11元,增長6.4%;洞庭湖地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70元,增長6.5%。脫貧縣[1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4元,增長8.7%。

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083元,比上年增長5.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9580元,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078元,增長6.6%。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3.7萬人。年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241.5萬人,比上年末下降0.6%。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892.9萬人,增長2.3%。其中,在職職工1352.3萬人,離退休人員540.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470.5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52.7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723.9萬人,增長5.3%。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894.3萬人。參加生育保險職工人數723.6萬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職工人數14.8萬人。

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34.5萬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經費19.4億元;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村居民142.1萬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經費50.0億元。年末提供住宿民政機構床位27.0萬張,收養人數12.0萬人。其中,養老機構床位25.3萬張,養老機構服務人數11.2萬人。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3.2萬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58.5億元,籌集福彩公益金18.7億元。圓滿完成10件重點民生實事。其中,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500個,新增蓄水能力4794.5萬立方米,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33.9萬人。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省已發現礦種147種,探明資源儲量礦種113種。其中,能源礦產7種,金屬礦產39種,非金屬礦產65種,水氣礦產2種。財政出資實施地質勘查項目(含續作項目)5個(只含省級財政投資項目),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1處。

全年達到或優于III類標準的水質斷面比例為97.4%,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8個市級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53個,面積90.6萬公頃。其中,國家級23個,省級30個。世界地質公園2個,國家地質公園14個。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3.1萬公頃。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比上年下降0.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下降0.9%。

全年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1330起,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428人。億元地區生產總值事故死亡人數0.03人,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0.005人。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2.59人,比上年減少0.75人。

注釋:

[1]本公報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長株潭地區是指長沙、株洲和湘潭3市,湘南地區是指衡陽、郴州和永州3市,大湘西地區是指邵陽、張家界、懷化、婁底和湘西自治州5市(州),洞庭湖地區是指岳陽、常德和益陽3市。

[4]高技術制造業包括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

[5]裝備制造業包括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

[6]2021年部分產品產量數據進行了核實調整,2022年產量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7]由于統計調查制度規定的調查范圍變動、統計執法、剔除重復數據等因素,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指標增速及變化按可比口徑計算。

[8]郵政行業業務總量按2020年不變價格計算。

[9]電信業務總量按上年不變價格計算。

[10]高技術產業投資包括醫藥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信息化學品制造等六大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和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檢驗檢測服務、專業技術服務業中的高技術服務、研發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知識產權及相關法律服務、環境監測及治理服務和其他高技術服務等九大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

[11]根據有關規定,對外貿易采用人民幣計價。

[12]對歐盟的貨物進出口金額不包括英國數據,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13]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指調查范圍內已入小學學習的學齡兒童占校內外學齡兒童總數的百分比。

[14]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主要反映高中階段教育覆蓋面,是指高中階段在校生總數占15-17歲學齡人口數的百分比。

[15]2022年末,全省0-14歲(含不滿15周歲)人口為1199萬人,15-59歲(含不滿60周歲)人口為4029萬人。

[16]湖南省脫貧縣,即原湖南貧困地區,包括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片區外的原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共40個縣。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財政數據來自省財政廳;鐵路運輸、鐵路里程數據來自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武漢集團有限公司和石長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公路里程數據來自省交通運輸廳;民航運輸數據來自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管道運輸數據來自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長嶺分公司、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長嶺分公司、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華中分公司湖南輸油分公司、長沙新奧燃氣有限公司、長沙華潤燃氣有限公司、湘潭新奧燃氣有限公司、常德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婁底華潤燃氣有限公司等;汽車保有量數據來自省公安廳;電信業務量、移動電話用戶、固定電話用戶、互聯網寬帶用戶數據來自省通信管理局;郵政業務數據來自省郵政管理局;存貸款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上市公司數據來自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證券、期貨數據來自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南監管局;保險業數據來自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南監管局;教育數據來自省教育廳;科技數據來自省科技廳;專利、質量檢測、行業標準數據來自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測繪、礦產資源數據來自省自然資源廳;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數據來自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播、電視數據來自省廣播電視局;報紙、期刊、圖書數據來自省委宣傳部;衛生數據來自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體育數據來自省體育局;城鎮新增就業、社會保險、職業技能培訓數據來自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醫療保險、生育保險數據來自省醫療保障局;城鄉低保、社會福利、社區服務數據來自省民政廳;水利建設數據來自省水利廳;水產品產量、高標準農田建設數據來自省農業農村廳;城市建設數據來自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造林數據來自省林業局;地表水質量、空氣質量數據來自省生態環境廳;安全生產數據來自省應急管理廳;其他數據來自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